现在的空压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常常将机器品质和价格列入购买标准之中。因此,将市场上所常见的各种标示方法作一
说明,为保护消费者运动尽一份力。
这在早期空压技术不发达时还行得通,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纵使是使用相同的马达,也会因压力高低,空压机制造厂家及机型大小
不同,而使实际空压机所排的风量多寡有天壤之别。因此,目录上只标示马达马力,是最不负责任的作法。
由于这是空压机的设计资料,只须将气缸大小乘上回转数即可,所以,这资料z*容易得到,也为许多制造厂家所用以标示。这个理论值与实
际出气量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视生产厂家的技术能力而定。
这种表示方法通常在入气口侧以孔径测量计(Orifice meter)来测定,目前只用来标示离心式空压机的大小。采用的单位用ICFM,这虽然较
前二种方式准确,但因未计内部损失,故仍比实际出气量为高。
此法是采用孔径测流计在出口侧测定,由于准确因而成为世界主要标准用以测定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如ISO,ASME,JIS等,不过,在有的
日本制造厂目录中,使用F.A.D.来标示,却又加注Nominal capacity,通常可理解的说法是:这个F.A.D.不是真的,而只是一种设计值。
二、不同工况下表示出的实际出风量实际出风量指的是考虑了所有损耗,在空压机整机出口处(后冷却器之后)测得的出风量,通常用自由出气
量(Free Air Delivery)来表示。
对于喷油螺杆式空压机,如果在压力升高时仍要保持同样的实际出风量,需要增加转子的转速,同时要多消耗6~7%的马达功率。对于完全无
油螺杆式空压机,则需要增加约10%的功率消耗。
举例来说,假定一台55 kW微油螺杆机A在7 barg下测得实际出风量为9.54 m3/min,另一台55 kW 微油螺杆机B在8bar下测得实际出风量为9.1
m3/min,究竟是A的效率高还是B的效率高?
空压机的效率与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和马达所消耗的功率有关。实际出风量会因测试方法和表示方法不同而在数值上有很大差异。在考察空压
机的马达功率时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同时,空压机的效率还与马达服务系数,马达效率等相关。
人们常用比能(Specific energy)-单位出气量之动力消耗来衡量空压机效率,这里的动力消耗说的是特定压力之轴马力,意思是空压机出口
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点时,空压机主轴所消耗之动力。由于不同厂家选定的压力点不一样,因而标示的轴马力值也不一样。
空压机的马达功率指的是马达的名义马力或额定功率,但这并不等于马达实际消耗的功率。对于欧洲和中国国内的厂家,马达实际动力消耗一
般要小于m*上的额定功率,而美国的制造厂家在习惯上都配用较小的马达,其服务系数较大如1.25, 而在全负载时, 马达出力可以超过铭牌的1
5%, 如标识为100HP的马达,其实际出力可能超过115HP。这使得“马达的实际动力消耗一定小于马达铭牌上的额定功率这一老规则被打破了”。
如上述,考虑空压机的效率要考虑其测试方法,表示状态、测试压力点,实际功率消耗等,同时还要考虑马达效率,因为轴马力只是马达的输
出部分,用户支付电费是按输入功率计算的,考察空压机的效率不能不考虑马达的效率。
如此说来,如果不了解每一制造厂在标示空压机和选用马达时所采用的标准,单凭其目录上的资料来比较其效率,几乎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
即使是了解了各制造厂所有的细节,也非常难以比较,因为不同标准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