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中设备是生产制造的基础,但是操作人员才是实现设备运转的基础,如果操作维护人员使用不当的话设备再先进也无法生产出
质量过硬的产品。那空压机系统的保养维护去如何制定制度才能比较好的达到预防损坏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巡检制度,这
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空压机出现故障的频率。
很多工厂的维修师傅像救火队员一样到处扑火,忙的团团转,因为这么个忙法,你越忙对正常生产的影响就越大,生产效益就越差。有
种说法:“维修工越闲,说明生产越正常”,其实这也是不对的!这还是将自己置于救火队员的身份。
正确做法应该是基于点检制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根据点检基础上获取信息,有的放矢的提前做工作,在适当的时间实施维修。发现设
备故障苗头到实施维修这段时间需要做材料备件准备、方案准备等,让设备维修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少。我认为这就是推行点检制的目
的所在,它最主要的好处就是让人处于有序状态,把工作做到前面,把影响降到最低。
很多企业用户已经领悟到了这一点,譬如在空压机设备管理上都已推行点检(巡检)方法,但推行一段时间后的实际收效却不太理想,
让不少强力推动倡导者十分尴尬和被动。难道是空压机的点检(巡检)方法本身有问题么?肯定不是,问题出在了推行点检的具体思路
与做法上。
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妄图一步到位,急功近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按照专家或教科书推行,起步高标准高要求。一开始就花大力气
建团队、设标准搞培训、立制度,狠一点的甚至直接要“政策”。文字和方案准备了一大摞,能落实到位的实质行动却有限。
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千辛万苦制定的各种方案大多属于纸上谈兵并不实用,搞得点检维护人员也满腹怨气,效果自然也不会好,领导不
满意脸拉得老长,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其实在工厂效益贡献并不明显的设备管理维修方面,搞任何变革或创新,都要从简单容易、快速有效的方面入手,尽量先小范围试点,
待取得明显成效后再向上级要人要“政策”、大张旗鼓的甩开膀子大干。
当然了,简单、有效、关键点的选择是有技巧的,想必资深设备主管们都心中有数。下面整理了一些简单起步的点检(巡检)要点,供
朋友们参考。
为了准确掌握空压机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劣化程度,对影响空压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管理制度化、操作技术规范化的检查维护工作
称为设备点检。
所谓“点”,是指设备的关键部位,通过检查这些“点”,就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设备技术状态的信息。(点检对劣化倾向管理比较有效,
重点在趋势预测上,随机性故障不应是点检的关注重点。)
②设备故障大大下降,故障率从平均1.5%下降到0.4%,突发故障发生次数下降了50多倍,需要抢修的突发故障下降了2倍多,故障停
机时间下降了3.5倍;
点检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涵盖车间管理的方方面面,它的推行涉及几乎所有人员培训、运作系统的设计等,它的运作涉及经济考核、
生产跟设备的协调等。如果车间一把手不大张旗鼓的的推行,推行后不坚决维护它的运行,哪还能做成这件事?
所以,我们不必考虑我们的条件是否达不到,只要冷静的分析我们的条件,一样可以设计出完全实用的点检体系。只要达到了为“预防性
维修”提供准确可靠信息的目的、保证空压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就是好的!